查看原文
其他

土家族建筑、绘画和雕刻的艺术奇葩——转角楼

我是龙山 2020-11-02


土家族转角楼

土家族转角楼是龙山土家族的一种典型的民居,它是在长期的历史长河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土家族民族文化色彩的建筑,也是土家先民在长期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艺术的结晶。 


转角楼根据所修房屋的地形地势,或修建在平地上,或傍河岸,依崖壁,临斜坡,或插在峭壁石缝崖隙里,歪斜高低,参差不齐,错落交叉如白鹤伸脚,傲然屹立,极为美观。

土家族转角楼是集建筑、绘画和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民族文化结晶,也是土家族建筑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凝聚了土家族人民的智慧。龙山一带的转角楼就是在修建时与正屋的一头或者两头而形成的一种转角的形式,故在龙山土家族地区将其称为转角楼而并非称之为吊脚楼。


建筑特点及习俗

土家族的转角楼一般与正屋配套,大多建于右侧,部分也建于左侧,条件较好的土家族人则会左右两侧都建。转角楼多为两层,部分也有三层,其柱基与地板空间多为两米左右,在与正屋转角的位置有木楼梯供上下。

转角楼内,一般为三排两间,上下两层,有的楼底下供作猪圈所用,有的也用作柴房,或用作仓库,或用作磨房,还有用于堆放杂物的。上层主要用于住人,大多又为姑娘闺房、卧室;也有的将其作为土家族姐妹们织锦、绩麻、打花带的场所,依栏远眺之景,更别具一番风情。

转角楼的正屋一般为三柱四骑的四排扇三间屋结构,家庭条件好者则会建成五柱四骑的四排扇三间屋的结构,大户人家更有“七柱四骑”、“四合天井”类的大院,有的还会建上冲天楼,如龙山县苗儿滩镇树比村所建的土家族冲天楼。正屋的中间那间叫做“堂屋”,用来作为祭祀祖先,迎接宾客办理红白喜事的地方。左右两边的后边房间作为卧室,前边房间则僻为火炕供做饭之用。

制作柱

制作棋枋

土家族转角楼的屋架由很多部件组成,形状各异,一栋完整的转角楼屋架除包括柱、穿、挑、枋、梁等硬部件外,还包括“分水”、开间尺度、进深尺度等软部件。

立排扇

土家族转角楼通常所修的房屋是三开间、五开间和七开间的,在立屋时,先立的是堂屋的两榀“排扇”, 安装排扇就是把中柱、棋柱、檐柱和穿枋按照规定的位置连起来排成扇,俗称屋排扇。

连接排扇

竖排扇前要由木匠师傅(主要指的是掌墨师)烧香烧纸,祭祖祭神,杀鸡戒煞,将鸡血并拔几根鸡毛一起粘在柱子等地方。此番仪式是为确保竖屋时的安全和建房的顺利。

上梁

整个屋的骨架完成以后,紧接着的就是上梁了。上梁是土家族的一种建房习俗,即将梁木升上屋顶时举行的一种仪式。新屋上梁,必须事先选定吉日良辰,良辰一旦选定,是不能更改的,即便是刮风下雨,也要按照所选定的时辰上梁,如果遇上晴天,就有“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之说。如果是刮风下雨天,也有“风也来,雨也来,真是风调雨顺”之说。


营 造 技 艺

土家族转角楼的营造技艺源于原始社会的简单窝棚,稚形于春秋战国,兴盛于唐宋,在湘西的土司王朝时期,转角楼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建筑技艺形式。

土家族转角楼的整个建造过程,如选址、平地基、布局、定位、结构、造型、立排扇、上梁、盖顶、装饰等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土家族建造转角楼的技艺和文化理念。它精湛的工艺技术历来成为各建筑学家、社会学家和民俗学家所称颂,它是继承我国建筑史优良传统的重要形式。

土家族建筑房屋先得选址,选址时遵循“依山面水,坐北朝南,地势高低适中”,一般得请地理先生进行,由地理先生根据龙脉的走向,测定山势的吉凶,确定房屋的形制和方向。在选定了地址的基础上,再进行平地基,将需要建的正屋位置铲平,夯实。在沿河、山地、峡谷地区的地基,则请石匠砌出牢固的堡坎。接下来就是定位,由掌墨师根据各种地形和主人的需要制定建房方案。这是正式建房前需要进行的最基本的工作,接下来就是土家族转角楼的实体营造。

转角楼内部连接紧密的结构

土家族转角楼都是采用木架构形式,其主要框架都是穿斗结构,梁、柱、板、檩、榫、椽等均选用合适的木料加工而成,各种连接处不用一钉一铆,它的特点是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木材是转角楼营造最广泛应用的材料。木材质轻,有较高强度,具有良好的弹性、韧性,能承受冲击、振动等各种荷载的作用。转角楼木材的选择很有讲究,特别是中柱、梁木的选择。

转角楼的营造是一项精细的工程,营建过程中的技术分工也很明确,分大木作、小木作、石作、砖作、瓦作、雕刻等匠作种类,形成了繁复的营造体系。他们常用的营造工具主要有:画线工具、锛、凿、斧、刨、锯、钻、锤等。

技艺特色——穿斗式木构架

土家族转角楼的结构体系是属于穿斗式木构架,它的特点是柱、枋(梁)、檩都是以卯榫连接所构成,卯榫技术是龙山土家族木结构房屋一个重要特点。

卯即卯槽(或母榫),也就是榫槽,如果是闭合的槽洞,则称之为榫眼;而榫即榫头(公榫),也就是榫头,它由榫端、榫肩和榫颊组成。

按榫头与木材本身的整体性分,可分为圆榫、矩形榫。在两个连接工件上钻眼即可结合。按榫槽顶面是否开口区分,可以分为开口榫、闭口榫、半闭口榫,半闭口榫。

这种以以榫穿卯相衔,结构非常严密、细致,且十分牢固,特别是遇到手艺高超的掌墨师,他所画的榫图,不管是外形和内部结构,都能恰到好处的衔接整栋转角楼的各个部分。

为了解决木料的各项异性和连接,工匠们多采用框结合,把木梢紧固。常见的框结合类型有:十字形结合、丁字形结合、双肩形丁字、燕尾榫丁字结合、直角柄榫结合、两面斜角结合和平纳接结合等。


装修装饰技艺

土家族转角楼是以木结构为主体框架的建筑实体,各种排扇都连接好后,主人会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进行装修和对室内外进行装饰,装修主要是装修新房的天楼板、地板及板壁。对于这些装修一般较为简单,但土家转角楼除了有完整的框架结构,还有让世人称道的装饰艺术,这种装饰艺术则是中国建筑艺术上的一朵奇葩。

土家族转角楼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屋顶的装饰、栏杆及门窗的装饰、柱基的装饰等等。

屋顶是土家族转角楼中最突出的部位,屋顶多以双面坡形的悬山式(也称“挑山式”)和飞翘的挑檐形的歇山式(又称“九脊”式)为屋顶结构,并利用各种屋顶形式的组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式样。

转角楼中栏杆则是土家族转角楼装饰的一个重要构件,竖木为栏,横木为杆,为防护而设,多用于临水建筑,根据栏杆的形态,有的转角楼的栏杆还会有各样的优美图案,或“回”字,或“万”字,或“喜”字等象征吉祥如意的文字或图案。

转角楼中的各种门窗也会根据主人家的经济状况的差异而装饰出不同的图案形式。门窗是土家族转角楼装饰的重点构件,门窗的制作一般施工工艺是:放样配料下料——刨料——面眼——开榫、拉肩——裁口、起线——拼装——编号——堆放——安装。

制作装饰用的木雕

门的装饰重点是门框和门扇,有“六合门”、 “双合门”、“耳门”等;窗户的装饰重点是窗棂,一般用圆锯切割、圆凿雕刻而成,题材多以花鸟虫兽、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纹样,表现出了土家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审美的追求。

制作挑枋

制作柱球

挑柱是转角楼为了拓展走廊和屋檐,由穿枋向外挑出而挑柱下端不落地组成的悬空柱头部分,把这部分雕刻成各种瓜类,寓意五谷丰登;挑柱是转角楼为了拓展走廊和屋檐,由穿枋向外挑出而挑柱下端不落地组成的悬空柱头部分,把这部分雕刻成各种瓜类,寓意五谷丰登。

资料来源于县非遗中心

【图片】刘昌儒 吴铭 彭梁心  曾祥辉  彭杰

【编辑】叶红   彭杰



推荐阅读

抱誉而归!洗车河刘大姐霉豆腐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产品金奖

给力!龙山百合在国际农交会上收获1293万公斤超大订单~~

龙山的秋天究竟有多美?看完这一波美到爆的视频图片,你就知道了!~

【老照片里的历史】酉水河畔消失的古镇——隆头

2019年高考报名11月1日开始,这些信息你必须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